1、建立水準控制網根據工程的特點、現場的環境條件制訂測量施測方案,建立合理的水準控制網。一般建筑物濰坊沉降觀測的高程基準點數不應少于3個,濰坊沉降觀測的高程基準點數不應少于4個。當基準點離所測建筑距離較遠致使變形測量作業不方便時,宜設置工作基點。基準點和工作基點應形成閉合環或形成由附合路線構成的結點網。
2、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根據濰坊沉降觀測點的埋設原則,確定濰坊沉降觀測點的位置。在高程基準點、工作基點與濰坊沉降觀測點之間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,盡量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一路線進行。
3、濰坊沉降觀測根據編制的工程施測方案及觀測周期,觀測應在觀測點布點完成且點位穩固后及時進行。觀測的濰坊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,其精度要求非常高。隨著建筑物結構加高,要嚴格按照工程施測方案中規定的觀測頻率進行后續觀測。另外,在施工過程中若暫時停工,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應各觀測一次。
4、每周期觀測,觀測記錄整理檢查無誤后,進行平差計算,求出各周期每個觀測點的高程值,與前一次觀測的高程值進行比較,從而確定出沉降量。
5、數據統計匯總(1)根據各觀測周期平差計算的沉降量,列統計表,進行匯總。(2)繪制各觀測點沉降量-時間關系折線圖及沉降速度-時間變化折線圖。建筑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,應根據沉降量與時間的關系或沉降速度判定。當最后100天的沉降速度小于0.01-0.04mm/d時,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。具體取值宜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能確定。以某項目16#17#19#樓濰坊沉降觀測為例,各觀測點沉降量-時間關系折線。根據沉降量統計表和沉降曲線圖,我們可以推測建筑物的沉降趨勢,正確地指導施工。